2021年4月29日

一走路就痛!足底痛與人生的恩怨糾葛

足跟痛或足底痛(plantar heel pain)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尤其踩下去第一步和久站之後的疼痛更有可能大大限制了你的社交生活。約有4-7%的人深受足跟痛所苦,其中大部分是較少運動的中年和老年人,而且足跟痛也占跑者所有傷害的8%左右。但究竟要怎麼處理才是現在實證醫學最建議的方式呢,接下來就用這篇去蕪存菁歸納數篇研究品質較高的隨機臨床試驗、訪談臨床人員的建議、以及病人的真實想法的文獻回顧來告訴你。

這篇一共總結了51篇隨機臨床試驗,且只納入臨床試驗品質量表:PEDro大於8分(滿分10分)的研究,代表此篇文獻回顧的品質要求極高。總計包含4351位受試者,男女比例各約一半,平均的症狀持續時間是13個月。

第一步踩下去和久站常是足跟痛出現症狀的時間點 (https://neurospinesurgical.com/2017/11/30/causing-heel-hurt/)

文獻統整結果

中等的證據顯示足底筋膜伸展對於短期(1週-3個月)的症狀改善有很大的效果、中期(3-6個月)有中等的效果、長期(大於6個月)的效果較不明顯。臨床專家的訪談也提到了一樣的意見:病人通常可以立即感受到進步,但並不是治療足底痛的唯一方式。尤其有研究指出,足底筋膜伸展在短期和中期的效果比震波還好

足底筋膜伸展對於短、中期有很好的效果、甚至優於震波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plantar-fasciitis/multimedia/foot-stretches-to-prevent-plantar-fasciitis/img-20008230)

另一個建議的治療是貼紮(low dye taping)。整理臨床研究後發現有中等證據顯示貼紮對於一週後改善踩第一步痛的問題有很好的效果。並且訪談真實病人也表示貼紮的確讓他們在短期內的症狀進步不少;臨床人員也認為貼紮可以當作介入的第一步,如果貼紮對某位病人有效,甚至會推測鞋墊也可能幫助到這位病人。

至於震波,也一樣有中等的研究證據支持聚焦型震波對於整體疼痛和功能改善的短期效果,而且有高度證據顯示聚焦型震波治療踩第一步痛的症狀效果卓越放射型震波則是有中等證據支持針對踩第一步痛有長期的治療效果。不過根據病人的訪談發現不是大家都能忍受治療過程中產生的不適感。

聚焦型震波在短期有不錯的效果,放射型則是有長期效果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paper/889551)

很多研究發現全足式鞋墊對於足底痛的短期效果,但結果並不一致,也就是目前研究還不確定鞋墊有效或沒效。臨床專家和病人的訪談中認為針對那些無法休息的患者而言,不管是客製型或預製型鞋墊都還是能用來降低受傷組織的負擔。不過並沒有只使用足跟墊(heel cup)相關的研究。

臨床應用

經過詳細的文獻回顧和參考臨床專家與病人訪談內容之後,作者建議治療足底痛患者時,先執行足底筋膜伸展、貼紮以及衛教病人的核心內容。核心內容的治療是最重要的,這些方式同時使用4-6週後,根據病人狀況進步與否再使用其他治療例如震波或鞋墊。雖然衛教並不是上述研究的主軸,但的確包含在正規的治療中,且不管是臨床人員或病人都非常同意衛教帶來的效果。而衛教必須涵蓋以下四點:

  1. 降低負擔:站著的時間不要太久、減少會拉扯到足底的運動例如跑步等等。
  2. 疼痛衛教:說明疼痛的意義以及疼痛跟組織狀況的關聯性,並且讓病人了解症狀一定會進步,但需要花費一些時間解決。如何監控疼痛也須教導病人。
  3. 衍伸問題:必須說明體重或糖尿病等等其他長期會造成的足部問題帶來的影響。
  4. 鞋子選擇:根據狀況建議病人的鞋子要有足夠支撐、舒適、後跟稍高一點、以及病人可接受穿出門的款式。
若是這些核心治療內容效果有限或是已經執行超過6週了,便可以開始考慮其他治療方式。而首選就是一樣有研究支持的震波治療(聚焦型或放射型皆可),接著則是鞋墊。如果還是沒效,建議可以檢視當初核心治療內容是否有不足的部分或病人沒有完全執行治療內容;也可以考慮使用文獻認為效果沒那麼好的方法,例如打針注射等等。

伸展、貼紮、衛教以外的方法

震波

震波是目前被證實最有效針對足底痛的儀器治療,但成效仍低於伸展。因此臨床決策應是在病人執行核心治療效果不彰時再使用震波介入。一般而言聚焦型震波被認為可以打到深層受傷的組織,而放射型震波的作用位置則是在比較表淺的部位,但現行研究認為兩種都可以達到類似的治療目的,並不特別建議使用哪一種。

鞋墊

鞋墊是除了核心治療和震波外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所以能夠被當作治療效果有限後的另一種選擇。客製型和預製型鞋墊都可能被建議給足底痛患者,但大部分臨床研究使用的鞋墊技術都不一樣,這點也限制了各個實驗無法互相比較。不管是哪種鞋墊,在臨床上醫療人員通常會考量病人足部生物力學特性做調整,也會衛教病人使用鞋墊的時機。但臨床研究很難做到這點,因此可能是讓鞋墊文獻看起來效果不好的原因。總而言之,單一鞋墊適用全部病人的方法是行不通的,依據個人狀況調整才是較好的做法。

乾針療法

雖然有臨床實驗發現乾針有效,但作者整合乾針的文獻後發現效果不明顯,有可能是因為各篇研究的受試者差異性太大、以及疼痛症狀也都不相同。所以乾針仍然可以當作優先度低於鞋墊的輔助療法。臨床專家和病人的訪談中也發現乾針會伴隨一些副作用,包含實作時的疼痛和可能出現微小的瘀青。

類固醇和自體血小板血漿(PRP)注射

雖然感覺注射治療可以很容易設計出安慰劑效果的實驗,但目前並沒有相關的隨機臨床試驗。有學者表示即使沒有打藥物進去,針頭插入還是有可能有類似乾針的效果,因此注射效果如何還待更多研究證實。即使如此,類固醇或PRP注射依然是臨床上常見的治療方式之一。

阻力訓練

雖然阻力訓練是針對肌肉骨骼疾病常見第一線的治療方法,但並沒有研究設計阻力訓練在足底痛族群中的效果。臨床專家的訪談中也未提及會使用哪個部位的阻力訓練或怎麼樣的阻力運動可以幫助足底痛患者。

結論

根據文獻回顧分析發現,治療足底痛的最佳介入順序:伸展、貼紮、衛教→震波→鞋墊→其他

文獻出處:Management of plantar heel pain: a best practice guide informed by a systematic review, expert clinical reasoning and patient valu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